齐慧丽 教授

信息来源: 人事信息科 发布日期: 2013-10-08浏览次数:

.

.

.

   齐慧丽 教授,女,1963年5月生,河北省故城县人,汉族,中共党员。1984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曲阜师范学院政治系,获“教育学学士”学位。1987年9月至1988年7月,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助教进修班学习,2000年被评为副教授。 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在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攻读同等学力硕士学位,2005年6月获“哲学硕士”学位。2008年被评为教授。
   2000年4月至2007年3月任济宁师专政治系副主任,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任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;2011年3月至今任经济与管理系主任。任山东省哲学学会会员,山东省伦理学会理事,济宁市哲学学会副会长,济宁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。
   自1984年从事高校教学工作以来,曾独立承担了《哲学》、《西方哲学史》、《伦理学》、《经济伦理学》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。在教学过程中,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的积累和创新,教学质量逐年提高。2000年12月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》被评为校级优质课,2008年6月在济宁学院首届教学优秀奖评选中获二等奖,并荣获2006至2008年度济宁学院“优秀教师”称号。
   多年来,致力于生态伦理、经济伦理方向的研究,先后在《齐鲁学刊》、《山东社会科学》、《中学政治课教学》《聊城大学学报》《淮南矿业学院学报》(哲学社科版)《临沂师范学院学报》《济宁学院学报》《枣庄学院学报》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,其中论文“构建科学的生态价值观”获济宁市十七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,论文“略论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变革”获济宁市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;立项:《关于生态伦理的哲学思考》获2007年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,《关于生态伦理的系列问题研究》获2008年济宁学院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。
   承担省级科研课题2项:2009年《农村民间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》, 2010年《高等院校绩效管理激励机制改革研究》。承担市厅级科研课题2项:2005年《社会发展与科技理性的价值均衡》,2010年《大学生创新能力、实践能力、和创业精神培养研究》。承担校级科研课题1项:2007年《拒斥“同一”倡导“差异”---尼采后现代哲学思想之解读》。